-
物体色与光源色的区别物体色与光源色的区别如第Ⅲ部分5页所述,这是目前的色差公式,用于解决仪器测量色差数据与目视评估不符的问题,这也是L*a*b*色空间的一个弱点。新计算公式基于亮度差ΔL*,饱和度差ΔC*及色调差ΔH*,并结合使用了重量系数(SL,SC和SH)及常量参数(KL,KC和KH),公式如下所示:其中:
9-6 2012
-
CIE 1976 UCS 色度图/∆E*94色差公式(CIE 1994)CIE1976UCS色度图/∆E*94色差公式(CIE1994)CIE1976UCS图是CIE在1976年规定的,它企图对于亮度大致相同的颜色提供一种在视觉上更为均匀的色空间,U’和V’值可以按下列公式由三刺激值XYZ(或)或由色度坐标xy算出:其中X,Y,Z:三刺激值(如果用了三刺激值,则其答数将为u’10和v’10)x,y:色度坐标(如果用了x10y10色度坐标,则其答数将为u’10和v’10)通过综合考虑CIE1976(L*a*b*)色空间中不同区域的色差感应尺度的修正...
9-6 2012
-
亨特尔Lab色空间/孟塞尔色空间亨特尔Lab色空间/孟塞尔色空间亨特尔Lab色空间是由R.S.亨特尔由1948年研究出来的,作为一种均匀的色空间,它可以从光电色彩色差计(三刺激法)上直接读出。这种色空间的各值由下列公式确定。其中X,Y,Z:试样的三刺激值(也可以用,,三刺激值)X0,Y0,Z0:全反射漫射体的三刺激值对于2º标准观察者和标准光源C,上述方程式将改为:在亨特尔Lab色空间中,色差∆EH说明色差的程度但不是方向,它由下列方程式确定:孟塞尔表色系统由一系列借以与试样作目视比较的色卡图组成。颜色用下...
9-6 2012
-
xyz色度坐标/xy和x10y10色度图xyz色度坐标/xy和x10y10色度图xyz色度坐标是由XYZ三刺激值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得来:如果上述公式是用三刺激值来使用的,则色度坐标将为Xy或色度坐标可以描绘在二维图上。
9-6 2012
-
2º标准观察者和10º补充标准观察者/配色函数眼睛的色灵敏度随着视角(物体大小)而变化。CIE在1931年原来规定的标准观察者是用2º视角,因此定名为2º标准观察者。1964年,CIE规定了一个附加的标准观察者,这一次是根据10º的视角,因此被称作10º补充标准观察者。2º视角和10º视角相比较,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可以下例说明。在视距为50cm时,2º的视角为1.7厘米的圆;而在同样视距10º的视角则为8.8厘米的圆。在本书中大部分资料是根据2º标准观察者。2º标准观察者将用于1º到4º视角,而10º补充标准观察者将用于...
9-6 2012
-
当光源改变时颜色会跟着改变?当光源改变时颜色会跟着改变?我们在第I部分第2页上说过,不同的光源使颜色看起来不一样。为了测量颜色,CIE规定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光源的光谱特性。图22标示出某几种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光源通常安装在测色仪器内部,这种光源也许符合也许不符合CIE的任何一种标准光源,但是这种仪器通过根据在仪器光源之下实际测得的数据和储存在仪器存储器里的标准光源的光谱分布数据进行的计算,来确定在所选光源下测得的数据。图22a标准光源标准光源:相关色温为6504K的正常日光(包括紫外线波长区),应用...
9-5 2012
-
光谱光度计分析法和三刺激法的区别在第II部分第2页我们讨论了色谱的颜色(红、橙、黄、绿......)。对这些颜色中的红、绿、蓝色通常被看作光的三原色。这是因为人眼具有三种视网膜锥状细胞(色敏感器),它们对这三原色很敏感从而使我们看到颜色。图19表示根据CIE1931标准观察者定义画出的,与人眼相符的光谱敏感度曲线,这些被称为配色函数,在红色波长区具有高敏感度,在绿波长区有高敏感度,而在蓝波长区有高敏感度。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我们从某物体所收到的光线中、和不同成分(色刺激)的合成物。如在图20b中所示,三刺激...
9-5 2012
-
数字示波器与模拟示波器之间的差别普通模拟示波器CRT上的P31荧光物质的余辉时间小于1ms。在有些情况下,使用P7荧光物质的CRT能给出大约300ms的余辉时间。只要有信号照射荧光物质,CRT就将不断显示信号波形。而当信号去掉以后使用P31材料的CRT上的扫迹迅速变暗,而使用P7材料的CRT上的扫迹停留时间稍长一些。那么,如果信号在一秒钟内只有几次,或者信号的周期仅为数秒,甚至信号只猝发一次,那又将会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我们上面介绍过的模拟示波器几乎乃至于*不能观察到这些信号。所谓数字存储就是在示波...
9-3 2012